古早時候經濟條件不好,勞動量大,因此「能吃就是福」,就算孩子發胖,家長往往也不以為意,認為長大就會自然瘦下去。但現代孩子一下了課,還得轉戰安親班、補習班,回家繼續待在電視、電腦前,活動量不足,再加上食物垂手可得,吃也變成打發時間的方式,長久下來,除了可能變成體重正常但體脂肪過高的「泡芙族」,更嚴重的,還會加入BMI>24的肥胖「麵龜族」行列。

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調查顯示,體重過重和肥胖的兒童,血壓、血糖、血脂異常的比率,幾乎比正常體重兒童高出2倍,成為各種慢性疾病的預備軍。以第二型糖尿病為例,「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,」康聯診所營養師趙思姿指出,肥胖兒童罹患糖尿病的機率,比正常兒童高出19倍,兒童或青少年一旦罹患糖尿病,可能正當壯年就出現視網膜病變、腎臟病等併發症,「還沒到老年就會失明,甚至必須洗腎,」趙思姿說,這不是危言聳聽,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。

研究發現,「肥胖兒有三~七成,就算長大也瘦不回來,」趙思姿說,兒童肥胖不僅會導致慢性病,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人際關係,因此父母不能再認為小時候胖沒關係,而要及早讓孩子從小學會良好的飲食習慣,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,才能幫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礎。

曾協助許多兒童、大人成功減重的趙思姿,提供父母協助孩子遠離肥胖、均衡成長的祕訣:

◎多關心孩子:有些孩子發胖,可能是因為在家裡被漠視,希望被關注,或達不到父母要求,就用吃來抒解壓力。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感受,「多愛孩子一些,就能降低想吃的欲望」趙思姿建議,更不要用食物當獎賞,才不會誤導孩子把食物當撫慰。




◎陪孩子寫飲食日記:和孩子一起記錄每天用餐所花的時間,及飲食的內容、份量等, 趁機教導正確的飲食觀念,讓孩子能懂得選擇健康的食物。




◎少吃零食:市售零食大多是高熱量、低營養的垃圾食物,常吃不僅會發胖,容易誘發過敏,其中過量的鹽份,還會讓體內水分滯留,影響血壓和循環功能,並麻痺味蕾,使孩子口味愈吃愈重。要改正孩子吃零食的習慣,可逐漸降低食用的種類和頻率,家中也不要存放零食。孩子嘴饞時,可改吃水果、優格、葡萄乾等較天然的食物,或自製點心如蔬果汁、綠豆湯、愛玉等,不僅健康也充滿父母的愛心。




◎多喝白開水:水不但零熱量,還能調節體溫、促進新陳代謝。趙思姿建議,可讓孩子定食定量喝足夠的水,例如分別在早上起床後,10點~11點,下午3點~5點,各喝一~兩杯水。每天喝足六~八杯水,除了有助減重,也能降低對含糖飲料的依賴。




◎一定要吃早餐:優質早餐能補給孩子一天的能量,不吃早餐,反而更容易發胖。一般早餐店很油膩,不宜經常吃,最好由家長準備,多變換種類,例如以稀飯、燕麥片、熱牛奶、芝麻糊等熱食,搭配蔬菜沙拉、水果、三明治,更能促進身體的運作順暢。




◎減少肉類:肉類富含動物性蛋白質及飽和脂肪酸,吃太多容易發胖,導致血膽固醇過多,危 害心血管健康。人每天約需50~60克的蛋質,最好一半來自植物性的豆類、米飯,另一半來自奶蛋肉類。每餐只吃一種魚或肉即可,少用煎、炸,多用蒸、煮、滷的方式來降低熱量。




◎少喝含糖飲料:含糖飲料不管是可樂、汽水還是奶茶,「說穿了都是糖水,」趙思姿直言,就像奶茶裡沒有牛奶,只有糖和椰子油調成的奶精,喝多了不胖也難。含糖飲料中的糖份,除了使胰島素加速分泌,讓血糖陷入忽高忽低的惡性循環,還會耗損維生素B,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。可樂中的咖啡因,則會刺激交感神經,讓情緒不穩定,並使鈣質流失,鐵質吸收不易而長不高。為了避免孩子的發育受阻,一定要減少「糖」害。




◎多吃蔬菜:蔬菜不僅營養素豐富,能健胃整腸,其中的纖維質還能增加飽足感,孩子比較不會想吃零食。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(約300克),兩份水果,才能達到均衡的目標。烹調肉類時,也別忘了加上青菜,例如芹菜炒肉絲,竹筍排骨湯等,就能輕鬆增加蔬菜攝取。




◎主食多吃糙米、五穀雜糧,少吃精製的白飯、麵食、米粉。米飯的致敏性低,糙米豐富的B群,還能增進身體的新陳代謝,三餐中只要有一餐吃糙米,就有助控制體重。



◎飯後馬上刷牙漱口:口氣清新,不僅預防蛀牙,也能控制食慾。


 


撰文◎朱芷君(以上資料由安全農業入口網提供)http://kmweb.coa.gov.tw/ct.aspxItem=761826&ctNode=1581&check=&mp=1&kpi=0&rowId=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午餐秘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